如何辨别真假朱泥壶?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9-02-18 责任编辑:紫檀记

所谓原矿朱泥是指将朱泥矿破碎后用一定目数(通常是40或60目的筛、80目已极少)筛子筛分后加水和制并陈腐而成,不加任何其它物质。而冲浆泥料通常是用杂质比较多(也就是不够纯度)的矿料先炼成所需要的目数砂粉,之后冲入很细的泥浆(通常是200-300,目),这样就会利用细浆来掩饰所有杂质。还有的为使泥料烧成后显得红润并加入少量的铁红粉。凡是炼泥中有冲浆或加了铁红粉的朱泥就不能称之为原矿朱泥了。原矿炼制的泥料和冲浆炼制泥料的最大区别就是:原矿通粉的泥料在一种标明目数的泥料中,比所标明的目数再小细的沙粉都有(如:60目里面就包含有60.1、60.2、乃至200、300目的)。而冲浆炼制的泥料在颗粒细度会出现很大的断层。

如何辨别真假朱泥壶?-1

冲浆的泥料表面上会出现砂『凸出』和『皱褶』的现象,『凸出』是因为冲浆的泥料颗粒有断层,60目的砂砾周围有200-300目的泥浆填补这些石子的间隙,由于在高温时熔点产生后,这些泥浆就会流动而填补间隙,冲浆的表面有『鼓砂』感就是这样产生的。而『皱褶』是因为有冲浆的在高温作用下收缩比例相差极大而导致的,而原矿朱泥通粉因各种粒径的都有就不会产生『凸出』和『皱褶』现象了。

真假朱泥辨别

真朱泥壶(如上两图)的特点:

1、颜色呈现橘红色;入水之后会变色;

2、泥料不规则起皱,不仔细看不明显。朱泥系之高收缩本质或砂浆比率而呈现之皱纹,观壶表是平整的,但侧面细察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而自然之收缩感浮现浆面,美不胜收,令人爱不释手。

过分的红艳,加了铁红粉;

泥料起皱,是规则起皱,壶嘴和壶把没有一样的起皱纹路。因为在他还是泥胎的时候,就是烧壶之前用卫生纸包住身桶处理过了,这种又叫卫生纸纹路。

小煤窑朱泥

小煤窑朱泥一直都是迷一样的泥料,其发色不如赵庄红那么迷人,但收缩比却更甚于赵庄红,真正的小煤窑朱泥是纯粉料的无砂结构,近乎婴儿肌肤般触感。

由于收缩比太大,一般市面上即便有人拿的出小煤窑泥料制壶,也鲜见做纯手工的。因为做模子壶成型难度要低的多,变形率也低的多。纯手工成型的成品百分之95以上会出现外观明显易见的纵向皱褶,制壶工具留下的痕迹很容易在烧成品上留下瑕疵,所以纯净的小煤窑朱泥近乎不见什么很完美的成品,或许10把里也难挑出一把全美品。而正因小煤窑朱泥为这种外观皱褶的出现,被一些新手误认为这才是真正的无皱不朱,其实在宜兴境内的纯净朱泥料材,真正达到这么高收缩比的,只有小煤窑朱泥。反观赵庄、黄龙.......等朱泥系,只要认真精作,是不会出现这样的皱褶效果的。

赵庄朱泥,颜色偏黄

备注说明一下,只要是宜兴黄龙赵庄小煤窑等原矿朱泥系,发色基本上是这种桔子色,如果看到大红的、亮黄的或者其他颜色的,先定定神,分析一下再考虑下手与否

如何辨别真假朱泥壶?-2

看了很多资料, 觉得比较靠谱的 现代朱泥 结论:

1.朱泥壶产品看上去偏红桔色,热水淋壶后马上变成深红,非常诱人。

2.烧制温度不同,朱泥1000--1040度(最高不超过1080度),紫砂红泥1100--1200度;

3.预热烘干时间必须比紫砂红泥长,因为朱泥的密度高、气孔小水分不易散发,只能用时间克服这个问题;甚至在高温带,时间也要拉长并缓慢升温,因为朱泥在烧成结晶过程中比较活跃,特别在最高温时特别剧烈,这是高结晶度泥质的特性;

4.朱泥的冷却过程也必须十分缓慢,否则极易炸裂。朱泥壶从泥料制作到烧制成型,成品率大约只有60%左右,这就是连许多制壶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愿多做朱泥壶的原因。

5.朱泥和本山绿泥一样,含砂量极低(烧制后看不到颗粒,而红泥有明显的颗粒),这也是朱泥收缩比例大,难成型的原因。使以朱泥从古至今都是以小品居多。

6.磁性重,结晶度高,敲之有铿镪之声,和紫泥等 噗噗 比较哑的声音,有明显区别,打碎后看泥的断面接近瓷器。

7.朱泥未烧制前泥料为黄色,烧成后橘红色,如没烧前是红色,大多是添加了铁红粉。

8.朱泥壶表面有皱纹也是一个判断标准,但不是唯一标准。朱泥壶的结晶度比紫砂红泥高出许多,烧成收缩率也比紫砂红泥高出80%以上(朱泥18--27%,紫砂红泥10--13%)由于收缩率大,使朱泥壶在烧成后壶体表面产生出或多或少的皱折,这些皱折在经久使用后,又只能看到而手却感觉不到,所以在玩壶高手中有“无皱不成朱”的说法。这一点在各个博物馆及壶友手中的朱泥老壶上均可印证。

9.有些朱泥含铁很高,烧成温度稍高,就会有铁质析出,会出现铁熔点。我个人觉得 由于明针的原因,出现壶里面比较多。

如何辨别真假朱泥壶?-3

为啥说 现代的朱泥 和 明清朱泥 不同 ,原因如下 :

从泥质的结构中分析朱泥壶的土质与建筑工程所称的红砖的土质可以说是完全一样,除了铅、硅、钙、石英为基本组成外,最大的特色是含铁量极高,(这一点与紫砂相类似,参看拙贴《闲话紫砂》)大约可达14%-18%,这也是朱泥壶会成为红色的主要成因。

一般陶土如果含铁量4%左右,呈青灰色;7%左右,呈淡灰色;10%左右,呈土黄色;13%左右则成棕色或咖啡色。朱泥的蕴藏几乎遍布各地,这也是红砖成为最普遍的建材的原因。所以把红砖土或者说普通的红陶泥 淘洗筛选至100--160目便可得到最基本的朱泥了。

宜兴制壶艺人在得到最基本的朱泥后,再按一定比例加入石黄,调配炼制成做壶原料。石黄,在宜兴当地称小红泥,是从嫩泥中选出的。宜兴嫩泥矿主要分布在川埠砂山西北、伏牛山、香山等地,矿床接近地表,非常适宜开采。石黄的加入,大大的提高了朱泥的可塑性,使朱泥在加工拍制时延展性加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所以很多朱泥老壶十分精巧细薄,泥片厚度大都在1mm--1.5mm之间,而未见紫砂有此表现。

另附:至于石黄,根本不能作为泥料来单独使用。作为原始的熔剂性原料,作用也就是降低烧结温度,从而达到表明滋润的的视觉感受。

朱泥壶从泥料制作到烧制成型,成品率大约只有60%左右,这就是连许多制壶名家及成型老手也不愿多做朱泥壶的原因。这样的情形就为许多造假者提供了空间,估计是面上95%的朱泥壶都是以紫砂红泥冒充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那样多的商家众口一词的讲:“朱泥就是紫砂红泥”的原因!!!

如何辨别真假朱泥壶?-4

朱泥做壶前都要对泥料进行调配!几乎没有任何一个单一朱泥可以成壶的!调配的方法一般有以下5种:

一是在优质的单一的朱泥里合理配加石黄(一种朱泥矿石的石心,见后面的图),以增加制作黏度和烧出后的水色与颜色(这是所有真正朱泥壶泥料调成成泥时不可省略的)。

二是同一产地的不同朱泥矿合理相拼以使壶烧出后形成独有特点,这其中配加石黄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三是不同产地的朱泥矿公道搭配,再加石黄。如:黄龙山朱泥+赵庄朱泥

四是在朱泥里调入适量的其他非朱泥料的砂。如:朱泥+段砂

五是统一朱泥生、熟泥相配(仍不可缺少石黄的)。即:先用低温(一般700-800摄氏度)把部分朱泥烧熟。按不同目数捣碎后再加到原来的生泥里,然后再制壶,再烧。工序把戏,却可使壶质感独特,并非什么特殊泥料。

以上都是真实的原矿矿料拼配。拼配是朱泥做壶的特别工艺。几百年来人们发明的拼配方法数不胜数,而且也有用非朱泥与朱泥相拼的,只是由于作为“实验泥”原料不足或是效果不佳而没有量产,产品没流入市场,所以大家看不到。历史上很多罕见的壶往往是拼配料,这不仅包括朱泥壶,其他泥料的壶也多的很。这些壶反倒被后人所追捧,实在那好多是不成熟的“实验泥”而已

如何辨别真假朱泥壶?-5

历史原因 ,泥料 名字 总是 很乱的,

石黄与石黄泥的区别

石黄不是石黄泥,石黄是一种天然矿料,历史上也较为稀贵,传统紫砂泥中的“宝”,比如说底槽清矿料直接成泥对烧成温度要求相对较高,加入石黄可以降低烧成温度,提高紫砂质感,滋润感强烈,并非加入石黄的泥料就不是好泥料!

石黄泥和石黄不是一回事,石黄泥就是现在的赵庄朱泥.最大特征就是不容易水化

如何辨别真假朱泥壶?-6

石黄在宜兴当地称小红泥,但不是那个 赵庄小红泥,赵庄小红泥因其原矿处于赵庄,赵庄小红泥烧成收缩率仅为9~12%,与黄龙山底皂青相仿.经过加工处理后的赵庄小红泥.泥质细腻,粘结度,均不错,缺憾是在成型过程中泥丕失水状态下可塑性变差,喷水后触变性太高.在1180度高温烧成以后,颜色曾暗红,略带黄色.


分享到: